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 战争狂徒 > 第 3 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3 章

  战争狂徒

”他甚至连来人的名字都没有点名。


“绝密四处的同志啊,你们辛苦啦”,孙立言心中咯噔一下,一直以来军情局绝密办都只有三个绝密处室,绝密一处、二处、三处。一处是两弹一星重点工程的保密责任人,二处孙立言打jiāo道比较多,当初搞东风31技术攻关的时候,三处上上下下的人在419所住了三年多,算是和孙立言混了个脸熟。


但是,绝密四处,这个从未在孙立言的记忆中出现的部门,到底是什么来头?又是什么职责?


“三处的刘风翼处长还好?我们一起搞过项目攻关。”孙立言提了个自己认识的人,“刘局长现在分管我们处室,要是知道孙老一见面就提起他,刘局一定很高兴。”三人中零头的干部不冷不热的打着哈哈。


“哟,小刘都升局长啦?也不说一声,你看看……”孙立言还想继续聊一聊,旁边的郑立春部长倒是有点着急了,“立言啊,你想聊天回头再聊吧,先跟小王把正事谈谈,我们身上的担子也就放下啦。”


“哈哈,好,就安郑老你说的办。”孙立言倒是不介意,军事科研战线同样不是一帆风顺的,作为国家东风系列远程战略导弹项目的总工程师,孙立言经历过的大风大浪一点都不必做行政干部的人少,他顺势把话题转向了王沫霖。


“不知王主任这次过来,主要是?”


“哦,不着急,孙老您稍等。”军情局绝密四处的带头同志打断了孙立言的话,他示意了一下。站在他身后两名青年干部打开了放在一旁的包裹,拿出了各种各样的仪器开始检测起来。


“周所长您别介意,咱们419所一直是绝密单位,我们这就是履行一下程序,免得回去了领导找我们麻烦。”绝密四处的带头干部笑呵呵的说,好像这些检查纯粹是为了敷衍领导。可他手底下的两位干部却认真的恨不得把地板砖都掀了,拿出来的各种仪器铺了一地。


“呵呵,没事,没事,这也是对工作负责吗。”周长海干笑了两声,“要不咱们出去走走,等好了再回来谈?”他转向梁习峰说道。


“好的,咱们先出去转转吧,这里估计还要些时间。”梁习峰恭敬不如从命,一行人转身出了房门。


“梁主任,郑部长,我就不过去啦,正好准备一下等下和孙老的谈话。”王沫霖在后面补了一句,他知道自己一行人来的非常怪异和突兀,正好给梁秘书和郑部长一个跟对方沟通的机会。


在大片大片黄中透绿的银杏林中,三位老人和一位中年漫步在林间的小路上。共和国总书记的机要秘书和419所的所长周长海走在后面,给郑部长和孙总工流出了足够的沟通时间。


“郑老啊,这你可得给我透个底,这个小王是个什么来头?总书记的机要秘书和你都要被拉过来站台?”孙立言的好奇心早就跟猫抓的一样了,一看得了空,仗着跟郑立春多年的老关系,一上来就直指核心。


“什么来头?很多话现在不好说,我能跟你说的是,总书记非常看好他。为了他牵头的一个项目,国防部新设了一个无编制的机构,就是那个战备后勤中心,总书记自己的机要秘书兼职中心的主任,但是当家作主的,可是这个不到三十的年轻人啊。”


“无编制的机构……”孙立言虽然一把年纪了,但是仍然激动了一下。作为非常了解共和国保密制度的元老,一个无编制的机构并不像普通人想象的那样,是个皮包公司和边缘部门。而是出于保密需要,人员编制、经费预算、组织关系等全部不列入上级单位的独立部门,是信息对外完全不透明的黑暗领域,对不知情的人来说,这就是个皮包单位,对知情的人来说,这就意味着,国家在军事上要有大动作了。


“62年兵器部的武器回收中心也是无编制的吧?”孙立言没头没脑的问了一句。


“嗯。”郑立春的回答更是简单。


孙立言的心中已是惊涛迭起,62年设立在兵器部下的,名为武器回收中心的无编制单位,实际办公地点却是在甘肃,王淦昌、邓稼先就是这个中心的干部。


三位老人一名中年默默的在银杏林中的小径踱步,气氛沉默而静谧,郑立春一个短短的“嗯”像是关上了大家聊天的阀门,所有人都沉默不语。


“嗡……”梁习峰的涉密手机震了起来,他定下脚步,郑立春、周长海和孙立言齐齐的看着他。


“走吧,我们过去。”


第四章 能力


“孙老,我这次来,是有件事要拜托您。”直到房间里只剩下了自己和孙立言两个人,王沫霖才真正的开始了这次来访的主题。


“你说。”


“国家要做一个新的项目,希望您和您的团队中您指定的同志参加。”


“比我手头更重要的项目?”


“是的,比东风导弹更重要的项目。”


孙立言沉默了,作为搞了一辈子导弹的科研人员,他对自己研发的每一代导弹都是有着父子般的感情的,看着它们从研究人员脑中不成熟的想法,到图纸上横平竖直的蓝线,到试验场上剑指天空的利戟,再到二pào部队手中的定海神针。可以说,每一代导弹的诞生,都浸透着无数科研人选的心血。现在,仅凭一句话,就让他放弃手上已经怀胎八月的孩子,他个人,是有些不情愿的。


“具体要做什么?我只懂导弹。”孙立言毕竟先是一名jūn_rén ,才是一名科学家,国家的需要就是他的方向,他没有犹豫也没有讨价还价,直接切入了新项目的内容。


“做一种特殊的导弹,最大限度的增加装yào、分弹头数量,增加命中jīng度,减少燃料和发动机质量占比,甚至不用发动机都可以。”


“常规的?”


“必要时可以装载核弹头。”


孙立言静了下来,王沫霖淡然的看着他。


“这样的话shè程就要受限制了,我们现在的技术水平,要保证八千公里的shè程,动力部质量占比是低不到哪去的。”


“不需要考虑shè程的问题,新型导弹的动力部并不是必须的,有的话主要用来做短距加速,没有的话也无所谓,关键是分弹头能力,jīng确制导能力和最大装yào威力,可以的话,分弹头最好也能具备jīng确制导能力。”


“没有动力部的导弹?你是想当zhà弹用?咱们的战略轰zhà机对洲际敌人威胁有限啊。”孙立言无法理解王沫霖的需求。


“也不需要战略轰zhà机。”王沫霖否定了孙立言的试探,把自己的右手五指并拢,摊开,手背向下放在了桌面上。


孙立言默默的看着王沫霖的手心。


“孙工,您接下来看到的是共和国的最高机密,一旦您了解了相关信息,在您有生之年,您都会受到最高级别的监视,您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向任何人透露相关信息的任何内容,否则……”


“否则,就是叛国罪。我知道,年轻人,让我开开眼吧。”孙立言的表情有点激动。


“那好。”


在那个事物刚出现的时候,孙立言其实并没有意识到它已经出现了,因为王沫霖的手心,和手心上方的空气中几乎空无一物。


但是,科学家的严谨和在同龄老人中难得的好视力,还是让孙立言发现了些微的不同。


那里,就在那里,在王沫霖的手心上方,空气有微微的偏折,在一个大概呈椭圆形的区域里,光线有一些暗淡。


“这样可能不好观察,我给您换个角度。”


光线暗淡的椭圆随着王沫霖的话语渐渐的变窄,像一个逐渐被放了气的气球,孙立言不知道如果自己不仔细盯着,会不会下一秒就失去了那个事物的位置。


胖胖的椭圆变成了细长的椭圆,细长的椭圆渐渐收紧成了一条微不可查的线,紧接着,孙立言看到了后来燃起他全部革命激情和研究yu望的事物。


光线黯淡的线消失了,在王沫霖手掌的正上方,空气中出现了一条细细的黑线,黑线慢慢的从中部开始膨胀,变成一个黑色细长的椭圆,那黑色是最纯正的黑色,好像所有的光线都被吸收,比孙立言见过的所有黑色都要黑。事后老人无数次回忆起第一次见到那事物的场景,却始终找不到一个确切的形容词,来形容那种震慑灵魂的黑暗。


那种黑暗,是最纯净的黑暗。


细长的黑色椭圆仍然在持续增长,渐渐拉伸成了一个接近于圆形的黑色椭圆,就在孙立言以为它会变成一个黑色的正圆的时候,变化停止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guoshuqxsb.com 新笔趣阁。手机版:https://m.guoshuqxs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