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 安宁书屋 > 62.第六十二章 书院大比(十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62.第六十二章 书院大比(十二)

  安宁书屋

琴棋科大比主考官人气排名第一位,是有“谪仙”之称的安王爷。此人今年已是六十高龄,但至今无人敢挑战其谪仙之名,实在是容貌之盛世所罕见,传言因其练成了皇家秘而不宣的某种奇异内功,才导致容颜一直保持在三十几岁。


安王爷是上代帝王同母的幼弟,也就是当今圣上嫡亲的叔叔,不说勋贵重臣门不敢得罪这尊大佛,就连天下共主的皇帝陛下见了这位小叔叔也要陪尽笑脸。幸而这位安王殿下对权势朝堂极为厌烦,生平最着紧五件事,美酒、品茗、下棋、弹琴,嗯......还有,他自己的脸。应该说这位正经起来还真算是个惊才绝艳的人物,要不然最后也成不了闻名天下的大家,崇拜者也不会遍及华国大江南北。


天下人都知道安王府里有全天下最香醇的美酒---仙人醉,当然这种罕见的美酒就是由安王亲自酿成;


安王府更是拥有出产华国最极品茶叶的茗香茶园,除几位安王老友能每年讨要到几两外,其他人可没这口福;


至于下棋,嗯......除了在棋之一道上已经登峰造极的虞山先生和那谁谁谁,安王爷自认还是能排进前五得!


最后,当然就不得不炫耀一下安王的美貌,用几十年的老对头虞山先生的原话,这人只要不说话,在容貌上称天下第一还是很公允啊......当然,前提是别让他开口。


安王也对自己的脸十分满意,各种养生保健、美容养颜的药丸可没少吃,所以,安王府拥有整个华国最大、最高端的胭脂铺,听说,里面的每种胭脂水粉、养颜药丸、保健名方安王殿下都一一尝试过,精神堪比神龙尝百草。为了美丽,安王爷也算无所不用其极了!至于这位的粉丝嘛......大多都是闺阁少女和元气满满的少年郎,嗯......还有文武大臣和皇室众人,没办法,这位可是大老板的亲叔叔,连圣上都能训斥的猛人,众位大人可都是久经官场沉浮的老油条,就是哭着也要为这位呐喊啊......


紧跟着安王爷,人气排名第二的就是世人公认的安王爷万年死对头---虞山先生。这位......在年龄上肯定是占绝对优势的,高龄六十又八,古稀之年的老人家。可惜,这个世界就是如此怪异,明明满脸的菊花纹都快看着像百花齐放了,这位老人家闯祸的功力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深厚,只要把人放出来,分分钟就捅娄子。


要不是名气实在太大,这位怕是一生都要在牢里过了。写过万字长篇骂过贪官,那纸都贴满了人家衙门口一堵墙;骂过当朝太师,说人家误人子弟,两位年龄加起来都快一百五十岁的老人家硬是不蒸馒头争口气,互相投驳斥信鸿雁往来了一个多月,最后要不是当今圣上怕自家恩师真的气出个好歹来强势调停,怕这场骂战还没结束呢。


至于这位虞山先生干过最胆大的事情,那就莫过于把一张斥责勋贵大臣奢靡浪费的文章一巴掌拍到了先前介绍的,那位视美貌为生命的安王殿下脸上了,可想而知,这俩人要是不成为死对头,根本就对不起围观群众嘛!


当然,虞山先生除了嫉恶如仇,闯祸功力堪比冲动的小年轻以外,学术方面还是十分有成就的,几十年以来,入虞山先生门下的几十位弟子在科举场上的成绩还是可圈可点的,外派为官后大多也官声极好,在任内也是很得百姓拥戴。而且对虞山先生这位老师都十分恭敬孝顺。要不这老先生闯了这么多祸,要是没有这些学生的护佑,这些年哪儿还能活蹦乱跳到处游历。


除了这些,虞山先生能排名天下第一的就是棋艺了,一张棋盘定输赢,有记录以来,虞山先生在棋盘上可从未有过败绩。别看这位老先生一把年纪,但古琴弹得也是天下一绝,琴音里透出的情感可和弹琴人真实性格南辕北辙,到底是谁说的琴如其人,麓山书院的询子墨表示不服,当初就因为相信了这句话,所以交了这么一位视折腾为人生真谛的忘年之交,这些年没被琴音洗涤,倒是被老友闯祸的能力锻炼的承受力强了不少。不过呢,这位老先生当琴棋科大比的主考官也算实至名归,至少,人家专业技能满点啊......呵呵呵......


还有剩下的三位主考官嘛,人家三位可都是规规矩矩的文人雅士,可不是上面两个疑似精神分裂的奇葩。


□□竹,字重焕,号中通先生。华国渝州县人,现居云安城郊外的大屿山,很多年前曾以弱冠之龄科举高中榜眼,哦......同某位山长大人还是同年,至于二人关系如何,这......可不好说!


中通先生长相清俊,身量高挑,善对弈,喜弹琴,还写得一手好字,现隐居在大屿山,是华国著名的名士大儒,因为这位先生用自身为华国百姓演绎了何为风流才子、名士风范。这位先生虽说已到了不惑之年,但感情经历之丰富,都能写好几本才子佳人话本了。


中通先生唯一一位妻子是世交之女,二人从小一起长大,可算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这位江夫人哪儿都挺好,就是身子骨弱了一点,成亲第二年就舍命为中通先生添了一位千金,这也是江家现在唯一的子嗣。当大家都以为与夫人鹣鲽情深的中通先生会就此低沉,哪儿想到这自家夫人过世仅一年,本应悲痛不已的人却出现在了京都的秦楼楚馆中,每日换花样的和楼子里的各色花魁们吟诗弹琴、寻欢作乐。不过这位虽然就此流连烟花之地,每日成为京都百姓嘴里的谈资,可挡不住人家才华横溢啊,就这模样十几年间居然作诗写词上百首,而且佳作频出。再加上这人虽然生活作风不咋靠谱,但却是京都出了名的爱女成痴,对自家女儿那是个宠到天上,也因此京都大半百姓对这位中通先生的观感居然都还不错。而在读书人眼里,中通先生那点瑕疵就更不是个事儿,风流才子嘛,不在烟花之地厮混你都对不起风流两个字!所以投票选主考官的时候,这位位居第三也是有理由哒。


最后两位比起前面三位那就是小巫见大巫,生平经历都要正常的多。


一位是以一曲《高山流水》享誉天下的琴艺大家---甑夫人,虽然出身艺坊,人称夫人,但至今还是待嫁之身,这位夫人琴艺高超世所公认,连老顽童虞山先生也对其在古琴上的造诣赞不绝口,更不要说这位甑夫人可是个风华绝代的佳人,在天下间崇拜者众多,特别是很多读书人,更是对这位夫人慕名已久,要是能一睹芳容,又能闻听一曲,怕是此生无憾了!


至于另一位,这个还真不好说。这位先生从没有人见过他弹琴,也从未听人说起他有和人对弈,但人家就是写出了《棋经》和《乐十章》两本震动了天下琴棋界的旷世名著。所有人都在好奇,到底这位刘墉刘先生是如何写出这两本书来得?也许,这可能会成为千古谜题。


以上,是被山长大人教训怕了,自觉主动做功课的李钰这两天为琴棋科大比做的准备,内容详实,野史八卦真相交杂,准确度还需求证。在这里,李钰表示要感谢为以上内容提供线索的麓山书院各科博士和学子们,没有你们,怎么会有如此详实的资料供八卦,额,不是,是了解!


申时一过,各书院的车队已经陆续出发赶往祭月楼。京都大大小小的街道也是人头攒动,摆摊卖吃食的小贩已经在祭月楼外的广场上按规定区域摆好了摊,一眼望去,密密麻麻,卖什么的都有,各种食物的香味让平日冷清的祭月楼似乎都带上了一股暖香。


京都到处都像是过节的气氛,小孩子们高兴地在人群中穿来穿去,拥挤的人流都自觉地为马车空出中间的车道,避让着各个参赛书院的车队。麓山书院的第二辆马车上,终于不用和山长大人同坐一车的李钰正在马车里兴奋的向两个孩子科普主考官背景资料,看来在带孩子这条道上一去不复返的李博士这保姆工作开展的很顺利。萱王殿下和镇国公府的小公爷被唬的一愣一愣得,俩小孩儿居然一路老老实实听着李钰八卦,出了奇的乖巧。正讲的十分热闹的李钰也不禁在心里奇怪,难不成孩子们被先前山长大人吓坏了?变得这么听话?


“询小子,你老实交代,那个李钰到底怎么回事儿?”人老成精的虞山先生心里暗自奇怪,那个人怎么看怎么像是个姑娘,哪儿有男人长成这样的?但看他言行举止,又没有姑娘家天生的娇柔,难道又是个男生女相的?而且自己这小友对此人的态度也很不对劲儿,二人相交十几年,询子墨是什么性格自己一清二楚。若不是真的交情深厚,这小子才不会有精神对人说教,他只会移开眼睛,视若无睹。这个李钰听他说起,到麓山书院满打满算也就几个月,但看起来自家小友对这个没有半点为人师表样子的博士很是看重啊......有意思!


“并无其他,李钰只是我麓山书院新聘的算科博士。”山长大人面无表情,话也说得淡定至极。


请收藏本站:https://www.guoshuqxsb.com 新笔趣阁。手机版:https://m.guoshuqxs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