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 天作不合 > 第1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章

  天作不合

大周昭宁元年十一月十六,冬阳从云后敷衍露了半脸,无甚暖意。


明明是大冷天,又在四面通透的凉亭里,赵淙额上却沁出薄汗。


他站在凉亭正中的石桌旁,惴惴半垂眼帘,愧疚无措地觑着对面那以绢捂唇、咳到美目微红泛泪的二姐赵荞。


虽是出身金贵的信王府二姑娘,但赵荞打小活得皮实,偶有头疼脑热也不过喝点药睡一觉就好。这回风寒足拖了半个月,蔫巴巴与床榻和苦药为伴,几乎足不出户。


今日却强撑着,大老远来了位于镐京城郊的明正书院。


瞧着二姐面色苍白恹恹,全不似以往神采飞扬,赵淙歉疚更甚,脑中乱哄哄。


待赵荞终于咳过这阵,随行侍女忙上前替她拍背顺气,又喂了颗润喉丸给她。


她含着润喉丸,拭去眼角咳出的泪花,沉默直视着四弟。


虽是自己站着她坐着,可她那自下而上的眼神却让赵淙觉得有种无形威压悬在头顶。


其实赵荞只比他长三岁半。


可他不过虚岁十四,又尚在书院求学,无论以律法、习俗还是世人眼光看来,都只是个还没成年的半大小子,总归算青涩稚嫩。


而赵荞则惯在市井打滚,只要面色一凝便自带几分看不出深浅的迫人江湖气。


每当她不说话直直看人,就是赵淙最怵她的时候。


赵淙清清嗓子,绞尽脑汁挑了个话头:“先时督学说二姐在这里等,我还吓一跳。这亭子在书院中算偏僻,你竟也能找到,真是厉害。”


如此没头没脑的生硬吹捧,得到的回应是一声冷淡轻嗤。


“我年少时也曾在这书院就读。毕竟混了三年,熟门熟路很奇怪吗?”


虽结束学业后她再没回来过,书院山长也换了人。但这里格局未变,一草一木仍是她熟悉的模样。


赵淙讷讷点头,笑得僵硬:“这润喉丸,是贺家七哥出京前特地让人为你准备的那个?你之前不是嫌它口味古怪?”


他口中的“贺家七哥”是金云内卫左统领贺渊。


一个或许很快就要成他二姐夫的人。


“良药苦口,没听过吗?”赵荞微眯起眼,淡有不豫。


心上人送的东西,任她自己嘴上怎么嫌弃,别人却不能多说半句不好。


亲弟弟也不行。


接连两个话题都没对路,赵淙沮丧地摸摸鼻子。


慌乱下,他换了个更作死的问题:“二姐,你怎么来了?”


明知故问且讨打的废话。


若他不明白自家二姐是为何来,就不会慌得满脑门子汗了。


“是啊,我一场风寒拖了大半月还没好,遵照医嘱该在床上继续躺着,”赵荞美眸泛起薄恼,瞪着赵淙脸上的淤伤,“可书院山长派人登门,说我弟弟在书院被人打了,还狗胆包天打算瞒着我!”


信王府如今是二人的兄长信王赵澈掌家,府中几个弟弟妹妹素由兄嫂关照。


赵荞这做二姐的在外有事要忙,以往并不太留心他们的日常琐事。


但月初信王夫妇随圣驾出京去行冬神祭典,自该留在府中养病的二姐临时接手关照几个小的。


“只是皮外伤,我不想惊动你养病。没料到山长还是将你请来了,”赵淙赶忙解释,“待会儿你不必费神,我自己与他们交涉……”


“你交涉个鬼!人家搬来家中快六十岁的老太太,这不明摆着要欺你年纪小吗?难不成你好意思跟个老太太撒泼耍横?”


赵淙傻眼:“啊?我以为他最多叫来他爹……”


虽他并没有打算撒泼耍横,可乍闻对手不按套路来,他的后招全乱。


“你小时在兄弟姐妹中不是横着走?怎的长大倒没了脾气,在外就任什么阿猫阿狗都能照着你脸打?”


噼里啪啦吼完,赵荞不免又咳了个昏天黑地。


听出她这是心疼自己吃了亏,赵淙心下一暖,立时红着眼眶过去挤开侍女,替她拍背。


“二姐,你别气。我虽资质平庸,到底自幼习武,这点小伤不疼的。”


赵荞撑着桌沿站起来,抬起手掌照他脑门轻拍一记。


“少年人间偶有冲突不算大事,可打人不打脸这是起码的规矩!山长派到府里传话的人说得含糊,我听得云里雾里。到底怎么回事?”


姐弟俩并肩出了凉亭,向书院山长所在的那院去。


“我原是想替一位同窗讨个公道。”


“那同窗莫不是个小姑娘?”赵荞似笑非笑地斜睨他。


赵淙垂着眼低低“嗯”了一声,片刻后才回过味,红着耳根轻嚷:“不是你想的那样!”


“我没想什么啊,”赵荞无辜轻哂,“接着说。”


赵淙抿唇走出好几步后才涩声开口:“是前任礼部尚书陈寻的女儿。”


顿了顿,他又轻声补充:“后院人生的孩子。”


赵荞神色复杂地瞥了他一眼。


这小子进书院两年向来安分,学业虽不算出类拔萃却也不差,更从不招惹是非。


原本还奇怪他怎会与人打架,这下总算懂了。


前年陈寻因“私纳后院人”的事被罢官问罪,那些本就见不得光的后院人自被遣散了。


可孩子总归是陈家血脉,当然还养在家。


不过那之后,小姑娘在家处境尴尬,谁都不给她好脸。


虽没让她饿着冷着,也送她读书,旁的事就几乎不管。


“……有些同窗知陈家没人给她撑腰,她也不会向山长告状,在书院又独来独往没朋友,就常欺负她取乐。”


赵淙的话让赵荞沉下脸来。


赵淙接着道:“年初我曾撞见过一回,与欺负她的人吵过。后来没再瞧见,就以为他们收敛了。前日下午我穿小树林去藏书楼,撞见他们逼她跪下学狗爬,还拿树枝抽她,让她得叫出声。我实在看不过,就故意说难听话激他们与我动手。”


虽出身宗室高门,但赵荞惯爱在市井间打滚,是个江湖气极重的侠义性子,哪听得这种欺人之事。


“大人犯错,与小孩子有什么相干?”


她猛地咬碎了口中的润喉丸,怒不可遏地哑声道:“当年朝廷着手整顿勋贵、官员私纳后院人的事时,分明说过罪不及稚子!这陈家真真一门混账,再怎么都是自家孩子,就这么不管不问任人欺辱?!”


赵淙停步,抬起手背压在眼上。


“二姐,小时我不懂事。长大才知外间并非谁家都像咱们府中一样……”


他也是后院人生的孩子。


赵淙生母是前任信王赵诚锐的后院人之一,几年前因犯下大错被遣到远离京城的庄子上处置了。


但府中没谁迁怒他,更不曾薄待。


甚至在玉牒上将他记在前任信王妃名下,还让他做堂堂正正的信王府四公子。


“若非当年母妃殿下心慈仁厚,大哥与你也愿容我,只怕我今日的处境不会比那陈家小可怜好太多。”


请收藏本站:https://www.guoshuqxsb.com 新笔趣阁。手机版:https://m.guoshuqxs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