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 八零年代之农家好创业 > 第四百五十五章 繁荣向上的秦家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百五十五章 繁荣向上的秦家村

  八零年代之农家好创业

“金华县今年的财会统计里,咱们妹儿瓜子的税收占了八成了。凭着咱们妹儿瓜子的税收,咱们金华县可再也不是市里和省里的贫困县了。”


“再加上你给县二中开的小灶,县二中这回高考成绩都惊动了市里教育局了,说要大力扶植有潜力的学校,加大拨款。”


“咱们金华县这是真的要发达起来了。”


与童秀和秦东方等秦家村人相比,作为土生土长的金华县本地人,武翠娇对金华县的感情更深,说起这些与有荣焉。


秦东方跟着嘿嘿笑:“现在三姑父见到我都不喊我名字了,喊我秦厂长了。”


童秀也笑了:“三姑爹一向是最聪明的。”


秦武的性格,童秀是知道的。这人最最聪明且油滑,惯会看人下菜碟,且十分在意脸面,帮了你一分,要你记十分好。


讲架子的聪明人秦武愿意不和秦东方将长辈关系,而喊秦东方厂长,说明秦东方的位是真的变了。


时隔一年多,她真正改变了这一家人的生活,也算不辜负原主的托付了。


章金芸几人对妹儿瓜子厂的一切都很好奇。一路上都在问七问八,秦东方和武翠娇一人一句地给他们解释了。


看他们俩这黏糊劲,年底结婚几乎是板上钉钉的。


正说话间,车辆缓缓驶入了秦家村。


此时的秦家村与一年以前也有些不一样。


村间的泥泞小路都被换成了水泥路,不时有庞大的运输车辆如游龙板呼啸而过。


因为交通基础措施的改善,客流量的增大,村里商业也荒蛮发展起来了。


不少临路的人家就开了个小窗户,专门卖一些茶水绿豆糕和自家做的吃食。


托经济发展的福,原来还随处可见的茅草房已消逝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排高大的白墙红瓦砖石房。


往路上随意一看,要下田做事的人们也不再穿着破了好几个窟窿,打着各色补丁的旧衣裳,而是一件件厚实干净洗得发了白的灰色工作服。


秦东方解释道:“这是厂里给工人发的工作服,一人两套,为了方便他们工作操作安全。规定的是一年换一次,今年刚好换下旧工服,好多人就把这些衣服给家里人穿了。”


衣裳虽然旧了一些,却比穿着补丁的破衣服好看许多。


最明显的是,整个村里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有了奔头,看到的改善生活的希望,村里人连夫妻吵嘴都少了许多。


武翠娇望着这个已一天天变化起来的乡村,语气感慨:“自从秦姐和秀姑娘你们弄出来妹儿瓜子门店,并且说要招女工当服务员,要求上了学的人优先,现在村里的女孩辍学率都降低了许多。”


在妹儿瓜子门店工作要去城里,在农村人看来是一种体面,再加上工资不低,很是抢手。


不少人家为了这工作,终于舍得咬牙供女孩读书了。


教育不同了,人的精气神自然就不一样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guoshuqxsb.com 新笔趣阁。手机版:https://m.guoshuqxs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