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 八零年代之农家好创业 > 第二百四十七章 京城分店开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四十七章 京城分店开业

  八零年代之农家好创业

此时的童秀当然不知道港岛刘家与陈家都来人了。知道了,她也只会耸耸肩,说一句:“那又如何。”


这些年商海浮沉,她经历的风雨多了。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左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


此刻的她正在紧张地筹备妹儿瓜子开业。


时间过得飞快。


转眼已到了3月17日。


一大清早,童秀让李曼去买了一份今天最新的《京城日报》。


李曼今年二十六岁,生得极冷漠,但容貌漂亮身材凹凸有致,是难得一见的极品。童秀也不知道她为什么要来当自己的店员。


但她确实是前两天童秀贴出招工广告后,毛遂自荐到店里来打工的,说是外地来打工的,祖籍广州,到京城来打拼的。


童秀正好缺个店员,考查一番后就留下来。


李曼为人勤恳,脑筋转得快,平时非常听话,除了为人冷漠一些,平时不大爱说话,非常合用。相处几天后,童秀对她印象特别好。


李曼很快带了一份《京城日报》回来。


童秀一拿到报纸就笑了。


《京城日报》头版头条赫然刊载着一篇报道《冠军辛酸过去,十六岁励志女孩养家糊口》,配图是她在领奖典礼上的照片,撰文是陈娟。


陈娟的报道今天出炉了。


与童秀建议的一样,报道采用的是旁观者的角度,更类似一篇人物传记。


文章第一段是这样写的:“在全国英语竞赛结束,第一名童秀为全国知晓后,笔者对这位年少的全国冠军亦十分敬佩。


但三天前,笔者接到一则电话爆料,有人自称是这位全国冠军的熟人,向记者爆料说冠军童秀虽然是一个学生,却沾满铜臭味,小小年纪就做生意,沾满了资本主义享乐习气。


笔者对此十分好奇。


为了新闻客观,笔者特地赴往安省调查此事,并采访了冠军家人。结果出乎意料,这一位年少的全国冠军竟真办了一个规模极大的厂房,造福了乡镇。


这到底算不算资本主义的享乐习气呢?


且听笔者细细道来其中缘由……”


……


后面基本是童秀在安省电视台上故事的翻版与加强。原主童秀的前半生已足够坎坷,根本无需再艺术加工了。


……


最后,陈娟还不忘向大家介绍道:妹儿瓜子在京城分店今日开张,若是愿意赞助这位励志向上的全国冠军的,可以移步王府井大街xxx号。


这篇报道写得非常好。


童秀一口气通读完,哪怕知道陈娟是在讲自己的经历,仍旧忍不住热泪盈眶,为文中“童秀”经历而感伤愤怒。


可想而知,其他人看到后的感动。


陈娟真不愧是《京城日报》当家主笔。


童庆生一手操纵出来的走后门冤案,更是让童秀站在了受害者立场,被众人同情。这段时间童秀的声势未去,也让这篇报道更添了几分关注度。


在这种情绪上,童秀“悲惨”经历一经披露,将引起群众的剧烈反响。


这一篇会火。


童秀敢担保,这一篇会把自己原本已足够高的声势再推上一层楼。


“收拾东西。”童秀站起来,胸中扬起了腾腾的奋斗火焰,豪情万丈地道,“今天,我们妹儿瓜子在京城的开始来了。”


李曼望着童秀,忽然有些呆了。


表小姐……那一瞬间的神情竟像足了夫人。


不。


表小姐比夫人更年轻,更耀眼,或者说更加斗志昂扬。这样的女孩,又怎么能不讨人喜欢呢。李曼忽然明白自家大少对表小姐异乎寻常的偏爱了。


噼里啪啦——


李曼去外头放起了鞭炮,一挂两千响。


请收藏本站:https://www.guoshuqxsb.com 新笔趣阁。手机版:https://m.guoshuqxs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