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 前夫登基之后 > 第88章 番外:团圆(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8章 番外:团圆(上)

  前夫登基之后

月上使团来朝, 故而,盛姮一至京城,便有马车接应, 入了宫去。容修更甚, 京城外十余里的亭前, 便有容府的马车停靠,随行仆役众多,阵仗极大。其间最为华贵的那辆马车,更是专程为玄归所备。


谁知,玄归大师已惯贫寒, 非要乘唐堂那辆老马拉着、破旧得好似下一瞬便要散架的车。玄归发话, 容修也不敢再强求, 总归他是受不住那辆又晃又慢的马车, 行了个大礼,便先行一步。


到了京城,临分别前,唐堂对着义妹, 笑道:“你这般急着回去, 看来是有故人要见。”


盛姮想到那张娇美的面孔,无奈道:“此番不见, 怕余生便无机会再见了。”


唐堂颔首, 道:“顾好自己。”


盛姮轻点头,半晌后,瞧向唐堂身后马车, 车中正坐着那位尊贵的大师。


“义兄,你我都要分别了,到了这时,还不愿告知妹妹一些事吗?”


若他这位义兄当真只是一位寻常厨子,怎能一路上同玄归大师谈笑风生,谈到兴起时,竟还会斗起嘴来,且互不相让?如此行举,怕是连皇帝和太后见了都要大惊。


唐堂仍道:“忘年之交。”


盛姮见唐堂铁了心不说,自也不好再问,便乘车入宫,等着见自己那位妹妹了。至于玄归,当时既然允了自己,会解决太后之事,那当下,她也不便多问。


见盛姮所乘的那辆马车没了影子后,唐堂转身,笑道:“你那儿子是个不孝顺的,光叫人把自家婆娘给接回去了,却把自个老子给留在宫外。”


玄归闭目合十道:“阿弥陀佛。”


唐堂笑斥道:“就你我二人,便不要再阿弥陀佛了。”


玄归这才睁眼,平静道:“当年到了五台山后,我便立誓,再不踏入宫中半步,此事他是晓得的。”


唐堂道:“罢了,你们父子间的恩怨,我懒得管。”


玄归问道:“那你打算何时回府去瞧二弟?”


唐堂一听这话,面色顿变。若是往日有人在他跟前提这事,必将惹得其恼意大生。但那日在知秋亭听了混蛋堂弟一席话后,唐堂再听玄归提这事,心头的恼意便也未生多少出来。


半晌后,唐堂一笑,露出齐整的白牙,道:“此事你儿子也是晓得的。”


玄归也不愿多问,笑着摇头。


唐堂发话:“去何处?”


“你家。”


……


娘亲有紧要事出了宫,爹爹成日里又在忙政事,不好打扰。盛澜在华清殿内闲得很,想着自己还不曾见过那位祖母,一日下午,便亲自做了一盒桂花糕,提了过去。


她过往在月上时,常跟着爹爹做糕点,做倒是其次,在旁偷吃掉大半,才是首要事。


常言道,没吃过猪肉,但见过猪跑。盛澜虽未亲自上过几回手,但光是在旁看着爹爹做,便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三年已过,盛澜对于许多糕点的做法,印象都模糊了,独独记得一道桂花糕。


打定主意,盛澜便叫宫人,领了她去娘亲做糕点的小厨房,自个捣鼓了起来,有时个子太矮,够不着的地儿,便请随侍的宫人帮忙。


盛澜到底是个新手,桂花糕出笼后,瞧着不是那般叫人满意,味道也有些古怪,但沉吟片刻后,她还是将桂花糕装进了盒子里,提到了慈宁宫。


太后原本也打算在盛姮走后,去见见自己的这位孙女,不曾想,自己还未过去,孙女倒先过来了。


不但过来了,还提着一盒糕点。


对于盛澜这个年岁的女童来说,晓得去看望人时莫要两手空空,已数不易。


话都还未说上一句,太后见盛澜提着东西,便已然很是满意。


盛澜听过爹爹叮嘱,明白自己名分尚未定,故而,在宫人面前,她还不得开口唤皇帝为爹爹,自然,在太后面前也不得唤祖母。


想到此,她恭恭敬敬地行了礼,唤了声太后娘娘后,便抬眼打量起了自家祖母。


祖母的模样比自个料想中的要年轻一些,却没有自个料想中的那般好看,但盛澜总归还是激动的。


于是,她欢喜地从食盒里端出来了那盘桂花糕,捧在太后面前,道:“太后娘娘快尝尝。”


太后见那盘桂花糕形状古怪、味道也不好闻,不由看了一眼身旁的方嬷嬷,方嬷嬷眼露否色。


这便是在说,公主殿下虽尚未有名分,但料想御膳房那边,也无这般大的胆子敢苛待她。


太后心想也是,便问道:“怎地这御膳房的手艺成这样了?”


盛澜道:“太后娘娘,这不是御膳房做的,是澜儿亲手做的。”


太后一愣,掩嘴笑道:“你才多大年纪,便会做糕点。”


盛澜认真道:“这是澜儿在故国时跟着爹爹学的。”


太后又是一愣,问道:“你爹爹竟会做糕点?”


她委实难以想象,自个那宝贝儿子做起糕点来的模样。


盛澜甜笑道:“娘亲喜欢,爹爹便去学着做了。若太后娘娘喜欢,爹爹定也会去做的,且做得定然比常日里更好。”


此话落在旁的宫人耳中,听不出什么蹊跷,但落在太后耳里,便让她听明白了一些事。


自己的这位孙女已然晓得了皇帝是她爹爹,自然便也晓得了自己是她祖母。但这位孙女在还未得名分前,当着宫人的面,并未一味任性唤自己为祖母,而是恭敬地称太后,可见其思虑周全,懂事非常。


太后心头好感又生。


再来盛澜这话里还藏有旁的东西,细品之下便知,她这是在说,在爹爹心头,祖母比娘亲还紧要,不论这话是真是假,太后听在心头,那定然是舒坦的。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宫人们端来白玉瓷盆,太后在瓷盆里净完手后,含着笑,尝了一块盛澜做的桂花糕。


“太后娘娘,味道如何?”


太后面上的笑意凝住,一时说不出话来,片刻后,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


这盘桂花糕的味道如何,盛澜岂会不知?但她料想,在老人家眼中,味道如何不紧要,紧要的是自个的这番孝心。


果不其然,待太后将桂花糕咽下去后,笑着摸了摸盛澜的小脑袋,道:“明日不必做了,过来吃便是。”


盛澜高高兴兴地应下。


第二日,她一去慈宁宫,果见各色糕点摆放着,有的糕点,她连瞧都不曾瞧见过,大感新奇,一放入嘴,好吃得忍不住赞叹出声。


若是换成旁人在自己跟前大呼小叫的,太后早生不悦,可眼前的这位孙女小圆脸,大眼睛,生得乖巧可人不说,嘴巴甜,做事又机敏,眉宇言行间还能寻到几分谢彻的影子。


这般聪慧好看的孙女,叫太后如何不喜欢?


也因着这般,太后便也原谅了盛澜的不少失礼之行,只觉盛澜越是失礼,便越显童真无邪。且,有时候,太后也瞧得出来,盛澜是故意失礼,为的便是能博自己这位祖母一笑。


这等孝心,更令太后开怀。


之后,盛澜每日下午都要去慈宁宫,一边吃着糕点,将小脸撑得鼓鼓的,一边同太后闲话,说些俏皮话,哄这位长辈开心。


俏皮人说起俏皮话,自然最是讨喜。


请收藏本站:https://www.guoshuqxsb.com 新笔趣阁。手机版:https://m.guoshuqxs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