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 九重阙 > 第256章宫中密议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56章宫中密议

  九重阙

送别是令人伤情的。


京城外,十里长亭,聚集了前来送别的亲友。


周琦馥与她的丈夫王瀚看着坐在马车上绝尘而去的好友,感觉到一股萧杀之气迎面扑来。


回到自己马车上后,王瀚轻轻叹息一声,“父亲是蓟辽总督,节制顺天、保定、辽东三抚。小王爷此去,兼领了宣大总督,以后碰面的机会必不会少。”


说到这里,王瀚与周琦馥对望了一眼。


京中乱了。


凡是身在官场中的人,都明显感觉到了。


避暑行宫中,谢仁行与妻子谢夫人和儿子谢文郁坐在厅堂中,听着下人们禀告。


谢仁行重重地叹息一声,挥手令下人退去,转首与妻子说话,“吏部的上任期限为三个月,小王爷却是急勿勿地领着小王妃赶赴宣府,只怕是躲祸去了。”


因韩辰领了宣大总督的任,所以对他的称呼也随着官职而改变,变成了小王爷。风重华自然是水涨船高,变成了小王妃。


谢夫人眸中精光四溢,全没有往日的懒散和百无禁忌。她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而后才轻轻地道:“我们不要参与,明哲保身为妙……”


韩辰因为风慎的去世,从避暑行宫请丧假回了京城。刚刚回京城没多久,二皇子突然向永安帝请求,欲将鞑靼公主敏敏儿察纳为夫人。


做为已经开府的皇子,他除了一名正妃之外,还可以纳两个夫人,外加侍媵若干。


然而,二皇子欲纳鞑靼公主的行为依旧在朝堂上引起轩然大波。二皇子纳最受忠顺王墨失赤宠爱的公主为夫人,是不是意味着他想要获得鞑靼的支持?


永安帝虽是表面上准了二皇子的请求,却立刻召见了现任内阁首辅马文升。


九月二十日,秋意早浓,避暑行宫内外早晚起了寒霜。


马文升独自坐在内阁值房中,怔怔地望着灯罩内的烛火。皇帝私下召他,并不为议政,而是为了纳袁雪曼为妃的事情。他是内阁首辅,一言九鼎。


可是这件事情,他却没办法答应。


他心中苦闷,不由对灯长叹。


门下为他处理案牍的幕僚走了进来,替他轻轻挑了挑有些昏暗的灯芯。


“何不与几位阁老商议?”幕僚的话并不多,却点在明处。


既然一人无法承受这样的事情,不如就捅开了去,闹得人尽皆知。


马文升的眼睛亮了起来。


过不了多久,几名不值守的阁老亦闻讯赶来。


“天子为父,父有命,子不敢不从。然则此事吾却不敢一力担承,故召诸君相议。”马文升看着在座的几位阁老,心中苦笑。怪不得解首辅要致仕,原来是他老人家早就看出了内阁就是一滩乱泥。


可怜自己还巴巴地把周洪拱下台,结果……


若是周洪还在,何至于轮到他烦恼?


“臣只闻蛮夷之地有父死子续,却不知中原正统亦有姑父纳侄女的做法?此事于礼不合,臣万万不敢奉诏。”梅大学士慷慨陈词。


值房中的数名阁老与朝臣皆是用佩服的目光望着他。人人心中都是这样想的,可是却没有一个人敢说出来。


大家都知道,这是永安帝在和二皇子闹别扭。如果不是二皇子要纳鞑靼公主为夫人,只怕永安帝也不会提出这个说辞。据传闻,前些日子永安帝曾向袁雪曼提过此事,被袁雪曼以家门有丑事的借口拒绝了。


因为这个行为,袁雪曼还获得了朝臣中一些大臣的赞赏。


可是,转眼间永安帝再提此事……


听了身边大太监吕芳的回报,永安帝气得脸色铁青,他指着胡有德道:“你再去,捧着诏令去。”


胡有德心有期期焉地望了一眼刚挨了顿训斥的吕芳,心犹不甘地捧着诏令去了值房。


这一次,他连值房的院子都没能进去。


梅大学士梅健指着他的鼻子大骂,“宋徽宗宠幸内官人与道士,以致亡国。留下了宋不立徽宗,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的说法。陛下现在在内宫中豢养妖道,又对内官人言听计从,焉知不是亡国之兆?”


胡有德被梅大学士骂得哑口无言,恨恨地瞪了他一眼,捧着诏令灰溜溜地回内庭了。


同知太常礼仪院使摄太常卿的小衍圣公孔希行看着与他夫人同宗的梅大学士,苦笑摇头,“极真,你何苦得罪此人?须知他在陛下面前极得宠。”极真是梅大学士梅健的字。


梅大学士转头望他,目有不忿:“《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是司马迁称赞孔子的话。


见到梅大学士用赞美他先祖的话来回答自己的问题,孔希行面有愧色。


请收藏本站:https://www.guoshuqxsb.com 新笔趣阁。手机版:https://m.guoshuqxs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