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 九重阙 > 第203章前朝余孽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3章前朝余孽

  九重阙

听了郭老夫人的话,翁其同大吃一惊。


他猛地跳了起来,战战兢兢地道:“前……前朝余孽?她是前朝余孽?”


这可是通天的大案,翁其同顿时不敢走了。


“你详细说来!”


“老妇人也不尽知,老妇人只知道她是文氏与前朝废帝生的。文氏也是因此事自尽的!”郭老夫人没敢提长公主,把事情栽脏到了文氏身上。


她将文氏当年是如何费尽心力下嫁,又是如何瞒天过海地生下一女而冒充是她次子的女儿,最后她是如何‘发现’了文氏的秘密,文氏‘因害怕’而自尽统统讲了一遍。


“府尹老爷,那风重华就是因为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所以才不认老妇人。可怜老妇人养了她整整十年,她居然说老妇人是她的杀母仇人!”郭老夫人一边哭一边说,“母仇虽不共天,报怨难加父氏。我纵是逼死了她的母亲又如何?她母亲与前朝废帝生下她这个孽种,可曾想过我风家没有?现在我的次子被关在天牢中,长孙生死不知。好好的一个家被这对母女拆得几乎快家破人亡……”


想到伤心处,郭老夫人失声痛哭了起来。


翁其同转过脸,与曹师爷对视了一眼。


一件忤逆案居然牵涉出前朝余孽案,太匪夷所思了。


“东翁,”曹师爷趁着堂上的众人震惊中,将翁其同拉到一旁,“在下听说,好像这位明德县君有些来历啊……”


“明德县君?那是谁?”翁其同有些迷糊。


我的糊涂府尹哟!曹师爷轻声一叹,“这位郭老妇的次孙女就是陛下亲封的明德县君!其母文氏,陛下特赐了淑人诰命。”


翁其同虽然断案不行,可是论起做官的经验,他却一点也不少。


他一听到陛下连赐了文氏母女两个诰命,就觉得其中有蹊跷。


“东翁您忘了,朝中的六科拾遗就是姓文,乃是文氏的亲兄长。”曹师爷补充道。


一提到文谦,翁其同浑身打了一个激灵。


避暑行宫那件方婉事件,是许多人亲眼所见。


想到避暑行宫的那件事,翁其同的后背只觉得一阵冷汗直流。


他不由伸出两个食指做了一个食指相对的手势。


曹师爷瞬间看懂了翁府尹的意思,献言道:“东翁,此案咱们审不了,也不能审。事涉大臣,非东翁能力所为。”


不管这妇人说得是真还是假,这件案子顺天府审不了了。翁其同必须将此案转到大理寺,然后上报皇帝。


如此一来,方能与此案脱了干系。


否则的话,前朝余孽案,谁审谁倒霉!


翁其同想的却是更多。


避暑行宫的事情,一看就知道是袁皇后与宁妃之间的争斗。


如今,又牵扯出来一个前朝余孽,是不是两宫的争斗延伸到外面了?


更何况,文氏去世后,陛下亲赐了两个诰命,这其中的用意就很值得人推敲了。


他记得那时文谦不过是翰林院九品侍书,以他的官职,怎么可能替文氏请来淑人的封号?更何况,文氏的女儿还成了国朝中唯一一个不因父母之功而封的县君。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大学开篇之语啊!


开国以来,只有明德县君与福康长公主,得了美名封号。


其余的,哪怕受宠如袁县主,也只不过是个县主的封号,而无美名。


而且,文氏去世后,文谦的官职如同芝麻开花似的,一节高似一节。


要说这其中没有联系,打死他都不信。


思及此,翁其同垂下眼眸,沉思片刻道:“你说的对,此案须达天听。”


不管结论如何,是真是假,这都不是他能关心的。


他只需要按例行走便罢。


计议已定,他便坐回堂上,沉声道:“郭氏,你即堂告有前朝余孽,那此案本府审不了。今日且先将你婆媳二人羁押,待送到大理寺后再行审理!”


什么?


她告的不是风重华吗?怎么被羁押的却是她们?


郭老夫人不服了。


她扬声道:“府尹老爷不去抓前朝余孽,为何要羁押我这个老妇人?难道你也与前朝余孽有瓜葛吗?”


这句话,可吓不到翁府尹。


他既然已经打定主意不参与此案,自然不会听郭老夫人只言片语。


就是听到了,也只当耳旁风。


明德县君既然在文府,有文谦在一日,她就一日跑不了。


而且此案牵涉大臣,只怕将来要三司会审。


听得越少,抽身的越早。


想至此,翁府尹不禁掩住双耳,快速退堂。


眼见堂上的府尹老爷要退堂,郭老夫人急促无比,正想呼喊时,双臂却被衙役死死钳住。


“我不服!我不服!府尹老爷,你为何不去捉拿前朝余孽,却反而要关押老妇人?”


请收藏本站:https://www.guoshuqxsb.com 新笔趣阁。手机版:https://m.guoshuqxs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