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 九重阙 > 第162章失去主忆的文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2章失去主忆的文氏

  九重阙

鲁氏宣布,要和周琦馥回周府居住。


周家在京城是有自己的宅子,只是因为长年无人居住,所以有些荒废。


鲁氏进京这几个月,就一直在命人修整着。


既然现在已经修整完毕了,她和周琦馥肯定要搬进去了。


风重华虽是不舍,却也无可奈何。


周琦馥九月就要成亲了,总不能让她在文府出嫁吧?


哪怕周夫人是她的亲姑姑,她也不能在姑姑家里嫁人。


周夫人知道鲁氏的打算后,虽是挽留了几句,却没有坚持。


“你帮我的已经够多了,怎能再打扰?”鲁氏浅笑着,将自己的意思委婉地表达了出来。


周夫人就不再说了,转而说起了周琦馥成亲以后的事情,“既然那边已经答应了将来琦馥成亲后就住在京城,那你是准备长留京城还是……”


周琦馥的嫁妆很多。


光是在京城中鲁氏就给她准备了两套宅院。


就不提通州和湖北的那些田地庄院了。


更何况,她的嫁妆里还有一间书社。


就冲这些嫁妆,王家也不敢怠慢周琦馥。


所以对周琦馥嫁人后的生活,鲁氏还是很放心的。


此时听到周夫人问起她的去向,鲁氏不禁堆起愁容。她是想去辽东陪伴丈夫与儿子的,可是丈夫的意思,却是让她回湖北照顾双亲。


可是这些话,她又不好和周夫人。


毕竟在湖北的双亲,可是周夫人的亲生父母。


她总不能对小姑讲,我不想照顾你爹娘了,我想和你弟弟一起生活。


周夫人却明白了她的意思,正色道:“既然是夫妻,那就是相濡以沫,陪伴到老。若总是两地分居,还谈什么相濡以沫?只怕与陌生人也差不多了。”又道,“家中有大嫂,你一个做弟媳妇的在,总归是不方便。依我之见,你还是去辽东陪伴阿克为好。”


说到这里,周夫人顿了一下,“就是辽东苦寒之地,也不知你能不能受得了这份苦!”


“受得了,受得了。”鲁氏生怕周夫人改了念头,连忙接下去。


周夫人就哈哈一笑,说一会就给周克写信。


周夫人是周克的姐姐,又是他们这一代唯一的大姑奶奶,说的话自然有分量。


鲁氏对周夫人的感激之情又多了些。


风重华知道后,也为鲁氏高兴。


就像周夫人所说,夫妻常年不在一起,自然就生疏了。


男的还好说,大不了找个如夫人。


女人呢?


在家孝敬公婆,养着丈夫的父母,回自己娘家还得看公婆脸色。还要讨好家中的小姑,简直就得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形容。


风重华突然怔了怔,怎么她的想法越来越像周琦馥了?


难道是周琦馥天天在她耳边重复这些话,让她自然而然受到影响了吗?


她轻轻摇了摇头,把这个想法甩到脑后。


自己可是连婆家都没有呢,矫情什么?


想到这里,风重华又怔住了。


怎么回事?


她不是一直不想嫁人,准备自己过一生吗?


怎么这会却突然想起婆家?


左想右想,风重华都觉得今天的情绪不太对,干脆站了起来。


正坐在她身边坐着针线的许嬷嬷也跟着站了起来。


风重华连忙摆手,“我积了食,走走消食,你忙你的。”


她这样一说,许嬷嬷和悯月等人反而紧张起来,又是向厨房要酸梅汤,又说要替她按摩消食,好一通忙乱。


风重华不得不接连地解释,称自己没事,这才摆脱了几人,走向院子。


申时末(16点)的太阳已经不那么强烈,通过葳蕤葱郁的枝叶照在地上,微微泛起一层热浪。


周琦馥不在,风明怡在卢嬷嬷的小楼里学习规矩,丫鬟和婆子们躲在阴凉处休息。


整个西跨院静悄悄地,仿佛只剩她一个人。


寂静的午后,树荫匝地。


顺着林荫小道慢慢向前走,不知不觉间走到了后园。


后园比西跨院又阴凉些,松荫遮了外头的阳光。一蓬蓬盛放的紫薇,郁郁葱葱盘虬卧龙的老树,好像在宣告夏天既将走远。


风重华在假山后面的凉亭处坐了下来,享受难得的宁静。


面前就是波光粼粼的荷塘。


风从荷塘上空吹过,浮起一层青雾在水面上。菱叶萦波,荷花深处。


别有一番意境在心头。


风重华静静地坐着,一股困倦之意渐渐浮上。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文安然与谢文郁站在小亭外,屏住了呼吸。


相顾愕然。


他们本来在书房里说话,后来见太阳西坠就到后园里走走,哪里想到走到水榭旁,却看到一副美人横卧图。


只见斜阳洒在风重华藕荷色的裙衫上,一头青丝如锦缎般倾泻而下。


身体曲线柔顺,有着自然的起伏和弧度。


俩人看得呆了。


还是文安然最早清醒过来,又怒又赧地拉着谢文郁就走。


“哎呀,别拉,别拉!我自己会走。”谢文郁止不住的回头,想要多看几眼。


请收藏本站:https://www.guoshuqxsb.com 新笔趣阁。手机版:https://m.guoshuqxs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