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 嫡子难为 > 作品相关 (4)
字体:      护眼 关灯

作品相关 (4)

  嫡子难为

渐凉了,皇祖母赏了我几块儿好皮子,我让丫头们给你做了个手捂子。”写道,“到底治标不治本。我一想到姓杜的就想吐,难道真去做那便宜娘?”


“自然有办法,只是不好我们开口,”明湛腾出一只手捏捏明艳的手心儿,接过笑写道,“反正还没嫁,先把那个女人孩子扣在手心儿,我会让杜如兰来求我的。到底是御赐的婚事,我们何必去得罪皇伯父,他可是个好面子的人。这次毁了婚,姐姐的婚事还得御赐。”


明艳松了口气,笑道,“这个念书时拿去使,帝都这会儿就这样的冷了,听说过些日子,能把耳朵冻下来。还会下大雪呢。”接过明湛手里的铅笔写道,“那我就放心了。”以前觉得明湛是个小没用的,到了帝都,她日夜担心明湛会被欺负,没想到最终还是弟弟护了她。


摸了摸明湛的头,起身从床里拿了个蓝锻子包袱,打开来,里头有一副手捂子、一双貂毛袜子、一副毛耳罩儿。


明艳打发着明湛试了,说道,“如今天越来越冷,早上出门多穿些,宁可到学里热了再脱。别去抖精神冻着。”


明湛点头。


“手炉汤婆子都要记得带。”


“那些书本课业的,随便念念就行了,又不指望着你去考状元,别累着自个儿。”


“我给母亲写了几封信,你到时送出去给大哥,一并寄回府,省得母亲惦记。我的事不要跟母亲说,别让她操心。”


明艳啰哩啰嗦的叮嘱了半天,到午膳时方带着明湛出去了。


因明艳亲自给福昌大公主说了这一出戏,不论杜如兰再如何哀求、薛灵再如何哭泣不舍,福昌大公主都没能同意那狸猫换太子的计策。


“镇南王府已经生疑了!你总自认聪明,殊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提前把孩子生下来,他们说了,要先滴血验亲,证明这孩子是兰哥儿的才成。”福昌大公主望着薛灵惨白的脸色冷笑,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意,“当初兰哥儿喜欢你,我也没有多说。你呢?是你的心太大了,听到皇上给兰哥儿赐婚郡主,就私自停了我赐的药,怀了身子!一心想生下长子,压郡主一头!亏得兰哥儿是尚郡主,若是当初皇上指婚的是公主,现在你焉有命在!郡主慈悲,允你生下孩子,还允你活着,你却不知感恩,想出这些阴谋诡计。如果你实在活够了,跟我说一声,是毒酒是匕首是白绫,随你选一样!你的身契我已经交给了郡主的弟弟,你的生死就在他的手上,你是最聪明不过的,自己知道该怎么办?”


福昌大公主已经受够了,在宫里受了太后的训斥,回家还要看这对恶心的小鸳鸯,即便是对杜如兰也没了原本的怜惜,指着杜如兰怒道,“家里有的是刀剑,你也少用死的活的威胁我!再想自残,找个没人的地方!我是个没福的,生了儿子倒是做了孽!哪怕要白发人送黑发人,我也认了!”


福昌大公主撂下狠话,留下一对小鸳鸯抱头痛哭。


福昌大公主晚膳都没用,在房里暗自垂泪,杜如玉递上帕子,温声道,“事已至此,母亲就莫要伤心了。”


“我伤心也是白伤心罢了。”福昌大公主好强了一辈子,先帝亲自指婚昌北侯,与昌北侯夫妻情深,产下三子两女。指了指边儿上的椅子,“坐吧,在娘跟前儿不必立规矩。”


“母亲,孩子已经生了,到底是三弟的长子,咱们杜家的孩子,这要是送去给镇南王府,还不知别人要怎么说呢。”杜如玉道,“那个丫头无所谓,怀着身孕时送去也无妨。如今孩子都落了地,就因为是丫头生的咱们便要送给镇南王府,这样说日后三弟连个妾都不敢纳了,庶子也不敢生了。镇南王府也忒有些霸道了。”


福昌大公主便将太后的话又跟二儿子说了一遍,叹道,“这事实在是打了镇南王府的脸面,若想继续亲事,他们焉能不提条件。只要郡主进了门儿,虽是庶子,那也是她的儿子,自幼养在膝下跟亲生的也是一样的。”


“母亲还记得寿宴那天的事吗?”杜如玉忽然提及,对上母亲的眼睛,轻声道,“那个跑到二门外喊三弟的小丫环,跌跌撞撞的,让三弟出了大丑。让镇南王府抓住了把柄。”


“三弟房里一个粗使的婆子见到一个披头散发的小丫环进了茅房,然后在里头找到了女人的衣衫首饰。”杜如玉道,“母亲,当日宾客如云,三弟的院子里看守的极严,从未有小丫头出去过。再者,那个小丫环说灵姑娘不好了、肚子疼,实际上那天灵丫头的身子没有半点儿问题。所以说那个小丫头不是咱家的,官堂那里都是小厮服侍水酒,哪里有丫头能出二门,这个小丫头岂不诡异!”


福昌大公主揉着太阳穴,叹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怀疑这个小丫头与镇南王府有关。”


“我问过了,那天凤明湛带了内侍,都是年纪不大的清秀少年,若是穿了丫头的衣衫,又是乱作一团的时候,谁又会注意?”杜如玉道。


“凤明湛进宫后,皇上亲自赐了内侍给他使用。”福昌大公主的头更疼了,“你想想,穿着内侍的衣裳跟着凤明湛进来,然后要换成府里丫头的衣衫,梳头、插首饰,这不是一个人能办到的?也不是临时能想出来的主意?他身边的人又是皇上赏的?那这事难道皇上会不知情?”


“母亲的意思是?”杜如玉心惊肉跳。


“皇上对那个贱婢的事已经心存不满。这是皇上的默许,所以镇南王府开的条件,咱家必须接受,因为这件事,已经经了御前!”福昌大公主坐的笔直,凤眼微眯,断然道,“如果再耍手段,等到镇南王出手,你三弟的小命儿怕是要交待了!”


26、懂屁


帝都的冬天真的很冷。


明湛在被窝里放上五六个汤婆子,三床被子压身上,几乎要断气,才觉得暖了。


那种传说中的地龙,整个皇帝只有三个地方有,慈宁宫,皇帝寝宫,皇后坤宁宫。其他人都是按例分炭,在屋里升起火笼,烧好暖炕。


明湛从未在北地过冬,一场大雪落下,他就派人去学里请了假,不肯再去念书受冻,天天在屋子里猫冬。


凤景乾几天没见到明湛的课业,难免打听一二,得知明湛请了假,便问冯诚,“石榴院宣过太医吗?”


冯诚道,“这倒没有。”他对石榴院的事儿向来留心。


有些日子没见着明湛,凤景乾还有些想念,下午无甚政事要理,便道,“朕瞧瞧他去,不要命人提前通传了。”皇帝也是有恶趣味的,他就想偷偷的去,瞧一瞧明湛在做什么?


外面积雪未化,天仍有些阴。


凤景乾披着黑狐裘,坐上步辇,路上朱瓦红墙皆被白雪覆盖,天地圣洁。


石榴院里门扉轻合。


冯诚上前推开,院里空无一人,只扫出一条弯弯小径,自院门通幽而去。凤景乾扶着冯诚的手,径自往里走。到了正院儿,石榴树下堆了两个半人高的雪人,圆圆脑袋圆圆身子,两块儿焦炭做眼睛,胡萝卜做鼻子,凤景乾觉得稀奇可爱,笑道,“倒是物似主人。”


推开正房门,脚步声惊动了里面的侍女,明月出来一看,吓去半条命,急忙跪下行礼,“皇上万岁,奴婢给皇上请安。”


“起来吧,你们主子呢?”


冯诚挑起红毡帘子,凤景乾信步进去,清风亦俯身行了礼,明湛从炕上探出半个头,他,他在被子里呢。


凤景乾过去坐在炕沿儿,关切的问,“这是怎么了,可是不舒坦?”说着去摸明湛的额头,不烫啊。


明湛摇摇头,他看天气不好,根本没穿衣服起床,一天都在被窝儿里过的。见凤景乾竟然来了,还有些害羞的摇了摇头。


凤景乾细瞧,明湛脸上粉扑扑儿的,眼神灵动,不像生病的,遂放下心来。解了狐裘递给冯诚,说道,“听说你好几天不去学里念书,朕以为你病了,过来瞧瞧你。”


明湛想,皇上如此关心他,总得谢恩哪。伸出胳膊就要写字,他有个毛病,睡觉向来光着,此只一只胖胳膊伸出去,顿觉冷风灌进被窝儿,明湛一缩脖子,马上“嗖”的、胳膊缩回了被窝儿。


那白白嫩嫩的小胳膊,凤景乾以为自己眼花了呢,惊道,“你这是还没起呢?还是睡的早?”


明湛从被子侧边儿上伸出一只手招了招,凤景乾把手伸过去,明湛伸出一根胖胖的手指写道,“太冷了,出去会被冻僵的。”


凤景乾自出生来到人世,尚没见过这等懒货,指着明湛,不知该说什么?半晌怒道,“青天白日的,就因着天冷,连书也不念了,成天窝在炕上,瞧你这点儿出息!起来!冷怕什么,你们再去升几个炭盆过来!”


清风明月忙下去了,明湛往被窝儿里藏,连头都不肯露了,死不肯起。


凤景乾手伸进明湛的被窝儿,随后一摸,摸到了一把又软又腻的肉肉儿,心想这小子倒是滋养的不赖。面儿上冷声道,“我可要掀被子了!数三声,再不起,你就到外头去光着,看把子孙根儿冻下来!”


算你狠!


明湛咬了咬牙,钻出鸡窝儿脑袋,撅着嘴指了指烤在暖笼上的衣服。


凤景乾狠狠哼了一声,起身给明湛抱过去。明湛先找出大裤头,还闻了闻,怪香的。


凤景乾恶心的够呛。


明湛在被窝里穿了内衣,才钻了出来,把里面的小棉裤小棉袄都套上,坐炕上穿袜子。他的脚又小又胖,肉乎乎的,指甲是浅粉色,亮亮的似水晶薄片,让人见了就想咬一口。


凤景乾没忍住,多瞄了几眼,冷声教训道,“朕今日才知开了眼界,世上竟有你这种懒货。怕冷就不去念书,索性连被窝儿也不出了!当年你父王习武,每日都是五更即起,严冬酷暑,无一日停歇。再往远里说,太祖皇帝打江山时,缺衣少粮,冬天不过两层麻布裹身,照样打下帝都城。要都似你一般,哪有如今我们大凤朝的万世基业!”


明湛在小袄外面加一件略大的蓝锻子袄,再套一件狐裘背心儿,外头又加一件貂绒大褂儿,披一袭猞猁皮的鹤氅。凤景乾十分担心明湛能不能走的动路,吩咐冯诚道,“给石榴院的份例上多加五百斤银霜炭。”


明湛摇摇摆摆的作揖道谢。


凤景乾叹道,“罢了,看你这副装扮,哪里还骑得了马射得了箭,以后你的武课先暂停,不过书还是要继续念,再叫朕知道大白天的钻被子里,你就脱光了出去站着,叫了你皇兄皇弟们来看西洋景儿,看你知不知道丢人!”


明湛撅了撅嘴,回身从被窝里刨出个手炉塞给凤景乾。


凤景乾觉着好笑,递还给明湛,“朕不冷,你使吧。”


明湛又刨出了一个,自个儿抱着,拉着凤景乾坐在熏笼边儿上的榻上,这里暖和。


清风明月又升了两个炭盆,沏了滚滚的热茶,摆上果子。


凤景乾觉得明湛懒的可爱,笑道,“福昌大公主想着大婚的日子快到了,想跟你商量商量如何安排呢?”


明湛在凤景乾掌心写道,“我听说杜如兰之所以想娶我大姐姐过门儿,是因为迫不及待的希望我大姐姐向我开口,把那个女人和他的庶长子要回杜家去。你看,他的算盘打的多精啊。”


“一个奴婢,处置掉就行了,忒个啰嗦。”


明湛摇摇头,“大姐姐是要嫁进杜家的,如果那个女人死了,活人永远争不过死人的。我大姐姐要怎么过日子?莫非只守着个夫妻的名头儿?我想把婚期延后,大姐姐本来也只有十五岁,刚刚芨茾,到明年腊月再大婚也不晚。”


“莫非明年杜如兰就会对那个女人死心?他的女人儿子在你手里,定会牵挂。”


“给我一点儿时间,我有办法叫他死心。”


“也罢。就依你。”指了一桩烂婚,他就得表明自己的立场是偏向镇南王府的。


瞅瞅缩成一团抱着手炉的明湛,心道,怪不得不起床,成天在被窝里孵坏水儿呢。


凤景乾搓了搓手,明湛拉过他一只手写道,“今天晚上我要吃热锅子,伯父一块儿吃吧。我给伯父把酒。”


还知道请客套近乎,凤景乾好笑,故意不说话吊着明湛。明湛想了想接着写道,“不会耽误你晚上找妃子的。”


“你懂个屁!”


27、烧烤


别看明湛是个哑巴,挺会逗人开心。


凤景乾喜欢这种在掌心写字方式,只有他们两人知道写了什么,不必维持那种高高在上的威严。稍微有些出格,也无妨碍。


凤景乾打发了冯诚去外头喝茶,明湛出主意,时时辰尚早不到晚膳时辰,便吩咐厨下收拾了新鲜的鹿肉,在炭盆上覆了细丝铁网,烧烤来吃。


肉香满屋。香飘三里。


凤景乾笑道,“有酒方好。”


冯诚在外头正竖着耳朵听吩咐,他是个机警人,早在里面儿要鹿肉的时候就已经悄悄命人烫了酒,正好饮用。


此时忙捧着银壶玉杯进去伺候,凤景乾笑道,“行了,你出去歇着吧,让明湛执壶就是。”


冯诚扫了眼细丝网上摆的烤的半熟的肉片,明湛手里攥着一串子,嘴巴里鼓来鼓去,嚼的正起劲儿。闻言点了点头,冯诚方躬身退下。


冯诚在外头,有清风明月摆了果子,几人静侯里间儿吩咐。


门忽然被推开,魏宁带着北风的寒气,金丝银绣的织锦大毛披风上带着几片雪花儿,看向冯诚,指了指里面。


冯诚点了点头,站在门口儿,轻声禀道,“万岁,承恩侯来了。”


“让魏宁进来吧。”


魏宁掀帘子进去,笑着请了安,凤景乾瞅他一眼,笑问,“外头起雪了?”


“嗯,瞧着越下越大了。”魏宁自顾脱了披风,随手搭在一旁的红木衣架上,搓搓冰冷的手笑道,“万岁好兴致。唉,这烤肉臣最是拿手了,火侯不到则夹生,过了火又容易老,不好嚼咽。这是鹿肉吧,明湛你年纪小,还是少吃,这个吃了容易发热、火气大。”说着掩嘴咕咕一笑。


明湛瞪魏宁,啥意思啊?


凤景乾意会一笑,“也是,冯诚,再备些牛肉、狍子肉。”


魏宁笑着接言儿道,“还有香菇、菜卷、豆皮儿、土豆片儿、藕片儿,再用蜂蜜、甜酱、留香、川香调了酱料儿出来,烤时刷在上面,这样烤出来的东西呀,”啧啧两声,“口水都能流出来。”


明湛已经开始咕唧咕唧的咽口水了。


凤景乾笑骂,“瞧你这点儿出息。”


魏宁自己搬了张椅子在凤景乾和明湛的对面,亲自把盏,凤景乾笑道,“你倒是自觉,赶情是掐着时候来吃饭了。”


魏宁接过明湛手里的长筷,翻烤着肉片,又拈了一撮细盐细细的淋洒上去,笑道,“臣本是奉旨来教明湛乐理的,今儿个来的早些,正赶上了。万岁既没撵臣,臣就厚着脸皮留下了。”


凤景乾喜他活泼,笑道,“你这样说,朕倒真不好撵你了。”


冯诚工作效率极高,已经将魏宁说的一溜儿东西置办齐全,放在一张四方小炕桌儿上,抬了进去,魏宁笑指身畔道,“放这儿吧,正好方便我伺候。老冯你也在外头吃些热汤菜暖和暖和,万岁这里有我呢,我今儿得了巧宗儿,放你假了。”


凤景乾被他逗笑,“罢了罢了,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朕还是先听听你的事,不然容你伺候了,到时不应,怕你心里会埋怨朕了。”


“臣岂敢。”魏宁单手托起明湛跟前儿的青花瓷碟,长筷飞快的夹起烤炙好的肉片放入碟内。再为凤景乾斟满温酒,温声道,“臣是有事来托明湛的。”


取了一只单杯,魏宁自己倒了杯酒,抿一口笑道,“听说明湛几日不曾去闻道斋念书了,等闲人见他不着。因万岁指了臣教他乐理,就有人许托到臣的头上来。”


说着顿了一顿,将新鲜水灵的香菇铺了几朵儿在丝网上,再刷一层酱料,抬眸瞧了明湛一眼,“北昌侯托了魏安,魏安又托了臣,让臣问一问明湛,再过俩月就是如兰和淑仪郡主大婚的日子,什么时候行聘?北昌侯府那里也要开始备着了。”


明湛拽了拽凤景乾的袖子,眨眨眼。


魏宁愣了一愣,这是啥意思?有暗号?


凤景乾拍了拍明湛的手,指了指明湛的唇角,蹭了些灰。明湛舌头往外一探,露出粉嫩嫩的舌尖儿,沿着唇角灵活的舔扫了一圈儿,又夹了片肉,咬了一口。


凤景乾简直无语,对魏宁道,“明年镇南王要来帝都,婚期暂往后推,待镇南王来了再大婚,也喜庆些。”


这也在情理之中,又是凤景乾金口玉言,魏宁笑道,“哟,这可是大喜事儿。明年是太后娘娘六十五的寿辰,王兄素来孝顺;其二,明湛头一遭离家,王兄定是不放心的,心里挂念着呢;其三,郡主大婚,还有大公子也到了议婚的年纪。”


明湛有些吃惊,怎么凤景南要来呢?没听到信儿啊?


明湛又拽拽凤景乾的袖子。


凤景乾道,“刚来的奏章,朕本想跟你说呢,一时忘了,见着魏宁,又想起来了。”


这话说的,真是没个天理了。他凤明湛就算跟凤景南感情平平,也是凤景南如假包换的嫡子,怎么见着他这嫡子想不起来?见着个舅家表弟,倒想起来了?


“你去问问明礼,他那府里可有要收拾修缮的地方?派内务府过去支应,一应帐从朕的内库走。”凤景乾随口吩咐魏宁,忽然又问,“朱之祥的案子如何了?”


魏宁神色温润,苦笑道,“已经查实了,苦主就在大理寺给租的院子住着,是朱府的管家的外甥在外头瞧见人家小媳妇儿标志,现抢了去。那小媳妇儿贞烈,一头撞死了。他的丈夫带着一双儿女告官,被下了大狱,用了刑,如今一条腿瘸了。朱大人并不知详情,是被那奴才糊弄住了,不过也有一个治家不严的罪过。”


“这还是面儿上的,知道的,”凤景乾仰头饮了一盏,淡淡地,“都说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都做不到,朕焉敢指望其他。”


魏宁不敢搭话。


凤景乾看他一眼,语气不善,“你这副愁眉苦脸的模样,是什么意思?”


明湛并不想给魏宁讨情,只是这烧烤吃了一半儿,扫兴就不好了。眼珠儿转了转,捧着个小盘子,夹了一片烤肉递到凤景乾唇边,呶呶嘴。凤景乾见明湛眼里含笑,举着筷子,很是讨喜,张嘴吃了,魏宁忙起身斟酒,捧到皇上唇际,凤景乾忍不住笑,嗔魏宁一眼,“你倒是学的快。”喝了一口。


魏宁脸一苦道,“臣真是里外不是人。万岁也知道,朱之祥那是臣的大舅兄,臣那媳妇儿妇人之见,天天搁家里跟臣念叨,骂那不晓事的奴才。因这事万岁交到大理寺,臣又生怕处置不好,亏待了苦主,叫人说臣徇私。”指着自个儿的细白面皮,讨好一笑道,“万岁您瞧瞧,臣这脸上都消瘦了。”


凤景乾自有别的渠道,这件事,魏宁的确没徇私,遂笑道,“是么?如此,今儿你多吃些,权当补补身子吧。”


“人都说瑞雪兆丰年,臣敬万岁,预祝明年风调雨顺、国富民丰。”果然是碰到了皇上心情好的时候,经朱之祥一案,皇上对他应该嫌隙全消了吧。


明湛见魏宁烧烤、敬酒、说情、陪笑,四不相误,真乃一奇才也,不由生出敬佩之心,对魏宁竖了竖大拇指。


魏宁笑着将烤好的花菇、豆皮、牛肉给明湛夹碗里,也不耽误自己填肚子,笑道,“这不算什么,记得小时候家里做完饭,灶膛里的锅灰还是热的,里面埋几个红薯,过一夜就包熟了,香极了。明湛,你知道什么是红薯么?”


明湛点了点头,魏宁很吃惊,“哟,不简单呐,皇上跟你父王头一遭见都不认得……”


凤景乾咳了一声,魏宁忙闭了嘴。


明湛好奇的要命,在桌子底下踹魏宁,想让他一会儿再跟自己说说。不想凤景乾猛的抬头,直瞪明湛,“你乱踢什么呢?“


魏宁一口酒憋不住,头一歪转身喷到地上,哈哈大笑。


凤景乾这会儿也回过闷儿,知道明湛是想踢魏宁,结果他的腿拦在了半路,平白挨了一脚。凤景乾叹一声,“你也瞅瞅,阿宁离你这老远,你那小短腿,踢的到么?”


明湛闷着头往嘴里塞东西,颇觉丢脸。


28、魏安


杜如兰几次托人捎信儿或是直接去闻道斋堵明湛,明湛都推托没空,忙。半点儿说话的机会都


不给杜如兰。


杜如兰整个人仿佛要支离破碎一般,形容暗淡,神伤魂离。


明湛看着不知道多开心。


该!活报应!当初老子想找你说句话,你不也屌的跟大爷一样么?


杜若兰心为情伤,熬巴了两个月,年前就病骨支离,起不了床了。没别的话,只想死前见一见薛灵和孩子。


福昌大公主再好强也是做母亲的人,原本的婚期推迟,如今儿子又是这番光景,少不得几番痛哭,跟昌北侯商量着要去宫里求恩典,接薛灵与庶子回府一见。


昌北侯叹道,“你这一去,这桩婚事怕是保不住了。”此一时彼一时,这事儿闹的沸沸扬扬,就算拼着失了圣心,解除婚约。可儿子以后,哪里还能娶到门当户对的女人呢。


福昌大公主拭泪道,“难道就看着兰哥儿这样一天天的病下去,你瞧孩子瘦的,皮包骨了。他若有个好歹,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总得想个妥当的法子才好,”昌北侯皱眉,“你想想,连凤明礼都不知道人去了哪里,如今镇南王府又推迟了婚期,凤明湛不会轻易松口的,他这是耗着咱们呢。如兰这样不争气,正被他拿捏住。”


“咱家已是失礼在前,今你若为这事儿进宫求太后,太后岂有不恼怒的?淑仪郡主毕竟是太后的亲孙女。就是皇上,也得说咱家不知礼数。这样的把柄,再落到凤明湛手里,还不知道要生出多少是是非非。”靠在榻上,昌北侯无意识的转动大拇指上的白玉题诗御赐扳指,良久方道,“罢了,这事待我去见一见凤明湛,再做理论。”


昌北侯并不是杜如兰这样的愣头青,他先备了礼,去了承恩侯府。


魏宁刚吃过晚饭,听到昌北侯来访,便将人让到小书房奉茶。帝都里人际关系复杂,如昌北侯与魏家的姻亲关系,就极其的不大与辈份相符。


按理,魏宁魏安兄弟是魏太后的亲侄子,福昌大公主虽不是太后的亲女,也是庶女,昌北侯是正经的驸马,与魏氏兄弟一个辈份。


偏偏后来魏安娶了昌北侯的女儿,这样一来,又低了一辈。


论到现在也没法称呼了,只得含糊一过,索性叫彼此的官称——侯爷。


魏宁其实有些后悔管福昌大公主家的一摊烂事儿,他是个相当机敏的人,已瞧出明湛似乎不大乐意与昌北侯家结亲,只是碍于婚事是御赐罢,若有了名头儿,明湛并不介意解除这桩婚约。


昌北侯也难启齿,这婚事是他的公主老婆亲自为儿子求来的,如今又是他家弄出这一出出没脸的事儿来。如今送到人家手上的人还想再要回来,自个儿想想都没脸。


昌北侯不开口,魏宁正乐得轻松,便拿着茶叶说事儿,从茶叶的品种——红茶、绿茶、白茶、黑茶、青茶、黄茶,一直说到茶的产地——洞庭山、车云山、岳阳君山、黄山、齐云山,再从山水说到人物,从人物侃到风俗,并且还有继续侃下去的趋势。


“不瞒子敏,我这次来是有事相求。”昌北侯不得不打断魏宁对茶的兴致,开门见山,单刀直入。


魏宁,字子敏。


魏宁脸色一凛,坐直了腰身,关切道,“咱们本是姻亲,侯爷有事不妨直言。”


昌北侯便将杜如兰病重的事说了,并隐晦的提了提想接薛灵mǔ_zǐ 回府的打算。魏宁略一思量,也很是为难,“侯爷,咱们都不是外人,我也就不拐弯抹角了。如兰如今病的难以起身,若是想接人回来见一面并不算离谱,可是侯爷,镇南王府怕不会这样想。不说皇上、太后,若是镇南王知道了,如兰的前程怕是难保,更别说他与淑仪郡主的婚事。”


昌北侯心里酸涩,对杜如兰又气又痛,叹一声,“那小子怕是没有尚郡主的福气罢。如果镇南王府能够谅解,此大恩绝不敢忘!”正色的望向魏宁。


魏宁摆手,无奈苦笑,“侯爷,咱们都是一家子,何必说这样见外的话。侯爷也知道这是御赐的婚事,镇南王府不会主动开口的,还是得侯爷这边儿想个两全其美的法子才好呢。若是没有婚事制约,那女子本就是侯爷府上的婢子,那孩子更是如兰的庶长子,自当归还杜家。凤明湛也并非不通情理之人。”


“若婚约尚在,侯爷便提接那女子孩子回府的事,凤明湛定会恼怒。可千万别婚事不成反添仇怨。”


昌北侯也是做此考虑,可这御赐的婚事,要如何做才能两不得罪的让皇上取消指婚,这倒是个难题了。关键还有个只剩半条命的儿子在床上等信儿救命呢。


这事事涉欺君,魏宁是一个字都不会再往外吐。昌北侯想亲自见凤明湛一面儿,托了魏宁帮着去问问,凤明湛什么时候得闲儿,他过去相见。


机会来的很快,腊月二十四是承恩侯魏宁的寿辰,魏宁教了明湛一场乐理,也给明湛下了帖子,提前跟明湛打了招呼,委婉的提了一提昌北侯家的事儿。


明湛心里冷笑,病的好,如果直接病死就更好更省事儿了!


凤明湛命方青和温公公两人商议着拟了送给魏宁的礼单,第二日里三层外三层的装扮好了,便上了马车,如同上次去福昌大公主府贺寿一般,带的人、跟的人完全没有半分差别。


方青长了心眼儿,头一天晚上去凤景乾那里打报告,连凤明湛晚膳时心情好多吃了一碗饭都说了。当然,更深一层,例如凤明湛神秘的内心世界,方青是无法探查到的。


凤景乾打发方青去了,琢磨着凤明湛心情大好,指不定又要发坏水儿。不过反正是去魏宁府上,魏宁滑的跟个玻璃珠子似的,断不会与明湛有过结,看来不是应在魏宁身上。反正等明天晚上也就晓得了,凤景乾暂且放下此事。


凤明湛出门向来是坐车,大冷的天,坐车里还哆嗦呢,何况骑马。


魏宁的弟弟——魏安在门口迎宾。


魏家其实人口简单,魏宁也就是一个弟弟,三个姐姐,其中大姐在宫里为贵妃,二姐在镇南王府为侧妃,三姐嫁了寿宁侯嫡长子,如今一儿一女养在膝下。


其他什么族人,一个没有。


说起来也是有缘故的,魏宁的老爹,老承恩侯——魏净,带着幼妹魏太后自山东逃荒逃到了京郊,后来机缘巧合入赘到了魏宁的外公家为婿。


魏宁的外公也只是普通农户,只是家中仅有一女,不忍女儿外嫁受苦,便招赘了外乡人魏净为半子。


若干年后,魏太后从坤宁宫偏殿里的小贵人一跃为慈宁宫太后娘娘,魏净鸡犬升天。不过魏净没能享了侯爷的福祉,倒是两个儿子魏宁魏安过得不赖。


魏家发达之后,也有山东族人过来认亲,魏宁心道老子吃糠咽菜的时候咋没人来,心头积火儿直接让人拿笤帚撵了出去。再有人不服,说魏宁富贵便忘了根本,魏宁直接把人告到大理寺安个冒认皇亲的罪名儿。


如此几回,魏家终于清净了。


魏安此人,正职礼部员外郎,兼职吃喝玩乐,养相公包戏子。


福昌大公主把女儿嫁给他,真是瞎了眼,人生一大憾事。不过女儿嫁都嫁了,煮熟的鸭子也飞不起来了,只得认命。


福昌大公主是个厉害的,教出的女儿也不逊色,可魏安也是正经皇亲,皇上的嫡亲表弟,俩人谁也不檚谁,时不时干上一仗。有时打的太厉害,福昌大公主带着女儿一状告到魏太后跟前儿,魏太后叫了魏安去责骂,魏安便道,“大婚三五年,连个蛋都下不出来。还不让我亲近丫头,难道让我绝后!”


福昌大公主的女儿杜如梅反唇相讥,“你成天与那些兔爷相公鬼混,我一个人如何生得出孩子来!”


魏安怒,“就你这泼妇嘴脸,我情愿去找兔爷相公!”


魏太后头疼。想让魏安好生做一番事业,魏安答,“姑妈您都是太后了,我还用那辛苦做什么。皇上每年赏我那么些东西,足够我花用了。”


魏太后的头更疼了。


29、门牙


魏安其实长的一表人材,他穿着湖蓝暗绣云锦面儿貂绒里的长袍,腰束墨色蟒带,脚踩鹿皮绣金靴,头戴赤金冠。桃花眼、斜飞眉、直鼻方唇,论及相貌并不比其兄承恩侯逊色。


只是这人什么时候都是一副懒洋洋的模样,没个正形,在帝都又有个花花声名,古板方正之人最看不上的就是魏安这类人。


如今帝都世族大家长教训子弟时都爱说,“混帐东西,你是想做第二个魏子尧是不是?告诉你,死了这份儿心吧!”


可见魏安名声之臭。


魏安却觉得这些人都是在嫉妒,赤果果的嫉妒。有御史参他,他便跟凤景乾道,“臣没偷没抢,就算包个相公姘个戏子,那是臣自己的银子,臣愿怎么花怎么花。大凤律哪条说了养相公犯法了?不过是因为臣是万岁的表弟,招人嫉恨而已。”


凤景乾也拿他没辙。


请收藏本站:https://www.guoshuqxsb.com 新笔趣阁。手机版:https://m.guoshuqxs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