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 上品寒士 > 七十三、各有心机两不知(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七十三、各有心机两不知(上)

  上品寒士

七十三、各有心机两不知(上)


桓温在离开建康回姑孰的前夜,召郗超、陈操之入大司马府长谈,除了世子桓熙在座,别无他人,桓温指着郗超、陈操之二人对桓熙道:“阿大,郗君、陈君皆为父所敬重,汝须礼敬之,有他二人相助,汝方能克绍箕裘,光裕大业。”


桓熙避席,向郗超、陈操之二人行顿首大礼,郗超、陈操之赶紧还礼,表示定当殚精竭虑,辅佐世子。


桓温废帝立威,颇为自得,问道:“子重对重建北府兵之事有何筹谋?此事宜急不宜缓,北伐良机不容有失。”


陈操之道:“京口乃侨徐州治所,北中郎将庾希现为徐、兖二州刺史,都督青州、晋陵诸军事,明公欲重建北府兵,庾氏这一关是绕不过去的。”


庾希是帝后戚属,虽说庾皇后已崩,司马奕也被废为东海王,但庾氏一族已然坐大,除庾希外,庾蕴为广州刺史、庾友为东阳太守、庾倩为太宰长史、庾邈为会稽王参军、庾柔为散骑常侍,俱为显贵。


桓温皱眉道:“嘉宾、子重可有良策?”


郗超事先已与陈操之私下商议过,当下朝陈操之微一点头,陈操之道:“世子要进入京口掌兵,若得不到徐州刺史的支持,更或者暗中掣肘,那就事无可为了,所以,徐、兖二州刺史必须另选高明。”


桓温知道陈操之与庾希有旧怨,说道:“庾氏盘踞京口,若无显罪,动他不得,否则恐怕会导致北府骚乱,子重既如此说,想必已有对策。”陈操之不是那种光提问题不解决的人。


陈操之道:“明公可以庾希不能救许昌、汝南为由,表奏朝左迁庾希为护军将军,而以吴国内史郗公为徐、兖二州刺史,都督扬州、晋陵诸军事,镇京口。”


吴国内史郗公便是郗超之父郗愔,郗愔,字方回,太尉郗鉴长子,晋成帝时袭爵南昌县公,征拜中书侍郎,历骠骑何充征北褚褒长史,迁黄门侍郎,转临海太守,永和末年以疾去职,居章安数载,升平四年因为弟郗昙病逝,郗愔复出,为吴国内史,郗氏在京口极有影响,北府军就是身为流民帅的郗鉴在四十年前组建的,在平定王敦叛乱中有功,后虽解散,但北府诸将俱在两淮诸州郡领兵,而且郗鉴次子郗昙依然手握重兵,升平年间郗昙曾任北中郎将、都督徐、兖、青、幽、扬州之晋陵诸军事、领徐、兖二州刺史、假节,镇下邳,升平三年因为与谢万联兵北伐时因病退兵,后又与贼帅傅末波等作战失利,降号建威将军,随即病死,郗昙的职权被范汪继任,升平五年范汪因为北伐失期被桓温表奏朝廷贬为庶人,北中郎将兼领徐、兖二州刺史这一重要职位落到了庾希手中——


请收藏本站:https://www.guoshuqxsb.com 新笔趣阁。手机版:https://m.guoshuqxs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